好文,赞一个。说的很透彻,有些事情也蛮在理。我也蛮奇怪的,SCI世界都在用,为什么就中国变得这么极端? 自去年起就不断有风吹说上面不喜欢SCI,所以施一公这种也换了口径,说搞点新药什么的。这肯定是件好事,但实施起来不容易。国人太会适应规则了,难点不少: 1)新体系的设计者多半还是科研界的大佬,换汤不换药的概率蛮高 2)SCI虽然被人诟病,但毕竟是个硬指标。换作别的评价标准搞不好出一堆学术忽悠家、专业PPT制造者 3)在好大喜功的环境下,新标准肯定也是往高大上国际一流这种倾斜,踏踏实实做科研提升生产力、产业升级这种只怕拿不到什么资源 立此存照,并期待十三五的人才政策。 【 在 awaydream (昆仑天下) 的大作中
...阅读全文
原帖见 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DataSciences/6761.html 一点分析心得,与大家共享,以期抛砖引玉。 感谢zhaoce的总结一文让我看到这篇文章;也非常感谢f0008朋友在我始终无法下载附件的情况下把附件发给了我。 =========================================================================== 聚类算法能利用的一般是局部特性,如邻域点距离、基于核函数的密度估计。Mean-shift算法就是一个非常经典的算法,以梯度方法迭代至局部密度峰值点。 这个算法的思路其实与Mean-shift很类似,虽然作者要在文章中反复说和Mean-shift不一样,但本质上非常相近。MS以梯度寻找峰值点,而这个算法则是直接在点群中搜索峰值点。这样
访问量 16150 更新时间: 2015-11-16 02:08:34©All Rights Reserved http://blog.mitbbs.com/frozens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