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0-07-02 |
[发表评论] [写信问候] |
婚姻和教会,丈夫比基督 |
婚姻和教会,丈夫比基督
“为这个缘故,人要离开父母,与妻子连合,二人成为一体。这是极大的奥秘,但我是指着基督和教会说的。”----- 以弗所书5:31/32
夫妻二人,合为一体,是神创造的第一个家庭,也是最早的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其它的社会关系不管多么复杂,都是在此婚姻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到底神创造婚姻家庭的意义和何在?
保罗指出这是一个极大的秘密。这个秘密保罗已经给出了解答:“我是指着基督和教会说的。”
从神创造的第一个婚姻开始,到最后耶稣和教会的合一,人类历史的发展完成了从始至终的历程。
在圣经中,神对婚姻的计画所描绘的情景是:丈夫爱妻子的方式,就像基督爱他子民的方式一样;妻子回应丈夫的爱,也跟基督的子民回应他的爱该有的方式一样。当神差遣基督来到世上时,心目中就存着这样一幅画面。基督为他的新娘而来,并且为她而死,彰显出理想的婚姻美景。
这个类比的意思不是说丈夫应该在妻子手中受苦。不!在耶稣的身上,确实是这样。他受苦是为了产生一群子民——一个新娘,而这群子民也在那些使他受苦的人当中。而他的许多忧苦是他的门徒离弃他所造成的(马太福音26:56)。但是,这个类比的重点在于:耶稣如何爱他们,甚至为他们而死,并不离弃他们。
早在亚当与夏娃结合以前,在基督降世以前,神就为婚姻勾勒出一幅理想的画面。这是我们所知道的,因为基督的使徒在解释婚姻的奥秘时,一直追溯到圣经的起头,引用创世记2:24:“人要离开父母,与妻子连合,二人成为一体。”接下来的那句话,他解释了刚刚所引用的经文:“这是极大的奥秘,但我是指着基督和教会说的”(以弗所书5:31-32)。
那就意味着:在神的心目中,婚姻起初就设计来彰显基督与他子民的关系的。称婚姻为“奥秘”的理由在于:一直到基督降世以前,婚姻的这个目的并没有清楚启示出来。现在我们看见:婚姻是要在这个世界上更清楚地彰显基督对他子民的爱。
既然这是从起初就存在神的心目中,当基督面对死亡时,这也存在于他的心目中。他知道,他的受苦所要成就的许多果效也包括这一点:要清楚显明婚姻最深邃的意义。他的一切苦难,都是特别要向为人丈夫的传达一个信息:每一个丈夫都应该如此爱自己的妻子。
神起初所计划的婚姻,并不是痛苦不幸的;但许多的婚姻却是如此。那是罪所造成的。罪使我们彼此亏代。基督受苦并受死,是为了改变这种情形。在这个改变上,妻子有她应尽的责任。但基督特别强调丈夫的责任。所以,圣经说:“你们作丈夫的,要爱你们的妻子,正如基督爱教会,为教会舍己”(以弗所书5:25)。
丈夫不是基督,但他们却是蒙召来像他的。尤其是:丈夫随时愿意为妻子的益处而受苦,不威胁她或虐待她。这也包括受苦以保护她免受外来势力的伤害,以及忍受失望,甚至从她而来的辱骂。这种的爱是有可能的,因为基督同时为丈夫与妻子双方而死了。他们的罪已蒙赦免。不需要再为罪受任何的苦。基督已经承担了这个苦难。这两个已蒙赦免的罪人,现在能够以善报恶了。
丈夫爱妻子,不是可有可无的选择,而是神的诫命。因为婚姻是神的创造,是神的让人成圣,承当使命,重返天家的不可缺少的环节。
爱到什么程度呢?耶稣给我们树立了榜样。就是像他那样,为了教会的建立,舍却自己的生命。我们平常不是说家庭就是教会吗?丈夫不就是一家之主吗?耶稣就是教会的元首。丈夫学基督,就是要把家庭建成爱神的殿堂,全家都是神的仆人。丈夫爱妻子正是完成这个使命的基础和核心内容。
丈夫爱妻子的舍己,就要为妻子放弃自我,包括一切物质的心灵上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思言行,在成圣方面走在前面。
提示: 本博文来自于 TrustInJesus 版
|
SEEKETERNAL 发布于2010-07-02 23:35:54 | 浏览[339] | 评论[0]
|
|
|
2010-07-02 |
[发表评论] [写信问候] |
神救赎的四个具体目的 |
“他为我们舍了自己,要赎我们脱离一切的罪恶,又洁净我们,特作自己的子民,热心为善。”——提多书2:14
这句短短的经文,揭示了耶稣舍己的四个目的:摆脱罪恶,洁净罪人,成为子民,热心行善。这四个目的紧紧围绕耶稣救赎的核心和最终目标 -- 脱离永死进入永生。
基督教真理的核心是:我们蒙神赦免、悦纳,不是因为我们已经行善,而是为了叫我们能够热心行善。圣经说:“神救了我们……不是按我们的行为”(提摩太后书1:9)。善行不是我们蒙悦纳的基础,而是后者的果子。基督受苦并受死,不是因为我们在他面前表现了好行为;相反的,他死了,“要……洁净我们,特作自己的子民,热心为善”(提多书2:14)。
这就是恩典的意义。我们不能因为好行为而在神面前获得合宜的立足点。恩典必须是白白的礼物。我们只能借着信来接受它,以它为我们的珍宝来珍藏。因为这个缘故,圣经才说:“你们得救是本乎恩,也因着信;这并不是出于自己,乃是神所赐的;也不是出于行为,免得有人自夸”(以弗所书2:8-9)。基督受苦并受死,是为了叫好行为成为我们蒙悦纳的结果,而不是后者的肇因。
这样,也难怪下一句就说:“我们原是……在基督耶稣里造成的,为要叫我们行善”(以弗所书二:10)。也就是说,我们得救是为了行善,但不是借着行善。基督的目的不单是要给我们行善的能力,也要使我们有行善的热情。所以圣经才会用“热心”一词。基督死了,为要叫我们“热心为善”。热心就是热情之意。基督死了,不是单为了叫我们有可能行善,也不是为了叫我们成为一个不热心的追求者。他死了,是要在我们里面产生行善的热情。基督徒的纯洁不单是远避恶事,也是追求良善。
就是为了这些理由,基督才付出无限的代价,来产生我们行善的热情。他用这几句话说明了主要的理由:“你们的光也当这样照在人前,叫他们看见你们的好行为,便将荣耀归给你们在天上的父”(马太福音5:16)。因着基督徒的好行为,神可以得着荣耀。基督受苦并受死,就是为了这个荣耀。
当神的赦免与悦纳释放我们脱离了恐惧、骄傲、与贪婪时,我们就充满了热心,想要照着我们蒙爱的方式去爱别人。我们甚至不惜冒着失去财产与生命的危险,因为我们在基督里是有保障的。我们如果这样爱别人,我们的行为就与世人自抬身价、自我保护相反。因此,人的注意力就转移,来看这改变我们生命的珍宝与保障,也就是神。
这些“善行”是什么呢?它们的范围是没有限制的,圣经主要是指我们要帮助有紧急需要的人,尤其是那些拥有最少、受苦最多的人。例如,圣经说:“让我们的弟兄姊妹也学到行善济急”(提多书3:14,《当代圣经》)。基督死了,是要叫我们成为这种人——有热情帮助贫穷人和失丧的人。这是最美好的生活,无论我们必须在这世界上付出什么代价:他们获得帮助,我们获得喜乐,神获得荣耀。
提示: 本博文来自于 TrustInJesus 版
|
SEEKETERNAL 发布于2010-07-02 23:29:56 | 浏览[374] | 评论[0]
|
|
|
2010-07-02 |
[发表评论] [写信问候] |
死亡的奴仆进永生的王国 |
死亡的奴仆进永生的王国
“儿女既同有血肉之体,他也照样亲自成了血肉之体,特要借着死败坏那掌死权的,就是魔鬼,并要释放那些一生因怕死而为奴仆的人。”——希伯来书2:14-15
肉身的死亡,是以肉身的形式实现的。战胜肉身的死亡,亦要以肉身的形式实现。因此,耶稣自己亲自化成肉身,来到世间,向世人显现。然后,他为了罪人的获救,在十字架上顺从赴死,深入到魔鬼掌权的地域,依靠神的大能,打碎了魔鬼的枷锁,使人有可能脱离死亡的桎梏,从而把人从死亡的奴仆境地带入做神儿女的天国。
耶稣称撒但为杀人的。“他从起初是杀人的,不守真理,因他心里没有真理。……他本来是说谎的,也是说谎之人的父”(约翰福音8:44)。但是,撒但所关心的,主要还不是杀人,而是咒诅。事实上,他倒还比较喜欢他的跟随者长寿、过着快乐的生活——好嘲笑那些受苦的圣徒,并且隐藏地狱的恐怖。
他拥有咒诅人的能力,不是在于他自己,而是因为他所引起的罪和他所说的谎。任何人唯一会受的咒诅,就是没有蒙赦免的罪。不祥之物、魔法、巫毒、降神术、咒诅、妖术、幽灵——这一切没有一个可以把人丢在地狱里。它们都是魔鬼的钟和哨子。他拥有的唯一的致命武器,就是有能力欺骗我们。他首要的谎言是:抬高自我是比高举基督更值得羡慕的,罪恶是比公义更令人喜爱的。如果把这个武器从他手中夺走,他就不再有能力置人于永死之地。
那就是基督降世所作的——把武器从撒但手中夺去。为了这个目的,基督亲自背负我们的罪孽,并且为它们受苦。这事既然发生了,魔鬼就不能再用这些罪孽来毁灭我们。辱骂我们?可以。嘲笑我们?也行。但咒诅我们?门儿都没有。基督已经代替我们背负了咒诅。竭尽他一切的能力,撒但还是不能毁灭我们。神的忿怒已经除掉了,他的怜悯是我们的盾牌,撒但不能成功地敌对我们。
要成就这个释放的工作,基督就必须拥有人性,因为不然的话,他就不能经历死亡。只有神儿子的死可以摧毁那掌死权的。所以圣经说:“儿女既同有血肉之体〔有人性〕,他也照样亲自成了血肉之体〔取了人性〕,特要借着死败坏那掌死权的,就是魔鬼”(希伯来书2:14)。当基督为我们的罪而死时,就把魔鬼唯一致命的武器从他手中夺走了,那就是未蒙赦免的罪。
叫我们得着释放脱离恐惧,是基督这么作的目的。借着死,他“释放那些一生因怕死而为奴仆的人”(希伯来书2:14)。怕死会辖制人,它使我们胆小、消沉。耶稣死了,要叫我们得着自由。他舍己的爱既已摧毁了我们对死亡的恐惧,我们这些乏味的、自大的、自私自利的家伙所受的捆绑就被打破了。我们已经得着自由,可以像基督一样爱人,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
魔鬼可以杀害我们的身体,却不能再伤害我们的灵魂。我们的灵魂在基督里是安全的。甚至连我们必死的身体有一天也要复活:“那叫基督耶稣从死里复活的,也必借着住在你们心里的圣灵,使你们必死的身体又活过来”(罗马书8:11)。我们是最自由的人。圣经清楚无误地指出这个自由的目的:“弟兄们!你们蒙召是要得自由,只是不可将你们的自由当作放纵情欲的机会,总要用爱心互相服事”(加拉太书五:13)。
提示: 本博文来自于 TrustInJesus 版
|
SEEKETERNAL 发布于2010-07-02 23:26:39 | 浏览[406] | 评论[0]
|
|
|
2010-07-02 |
[发表评论] [写信问候] |
Re: 观点-如果传福音的代价就是神的名天天被亵渎 |
我的观点是福音和神的美名是不可分开的。具体实践就是,在我们传福音的地方,神的名被高举和尊重是福音得以传扬的必要的条件和土壤。因此,就我们目前的基督信仰论坛来说,为了传福音,就一定不允许神的名被亵渎。
这是我当版主的底线,没有退步的余地。
【 在 jym2307 (罪魁)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么,或许,可能,大概,恐怕
: 就该放慢一下脚步了?
: 传福音是很重要,但大使命不是基督徒生命的全部。否则以利亚的人生岂不是很失败的
: ,根本不应该做为先知的代表和耶稣在山顶对话?
提示: 本博文来自于 TrustInJesus 版
|
SEEKETERNAL 发布于2010-07-02 23:24:39 | 浏览[447] | 评论[0]
|
|
|
2010-07-02 |
[发表评论] [写信问候] |
耶稣替死的目的 |
耶稣替死的目的
“他替我们死,叫我们无论醒着、睡着,都与他同活。” ——帖撒罗尼迦前书5:10
这里再一次明确地阐明耶稣替罪人死的目的:就是教我们得救的基督徒无论是在活着,还是在肉体上已经死去,都和耶稣一起得享永生。
圣经没有把我们的身体视为不好的。基督教不像古代一些希腊宗教一样,把身体当作渴望早日摆脱的担子。不!死亡是个敌人。我们的身体一死,我们就失去了某个宝贵的东西。基督不是反对身体,而是为了身体。
但我们却不应该对此作过度的推论,以为没了身体就不可能有生命和意识。圣经没有这样的教导。基督死了,不单是为了救赎我们的身体,也是要将我们的灵魂与他自己紧密连在一起,纵使没有身体,我们也可以与他同在。在生与死上,这是一个极大的安慰,基督死了,是要叫我们可以享受这个盼望。
一方面,圣经说到离世时失去身体对灵魂而言是一种的赤裸:“我们在这帐棚〔=身体〕里叹息劳苦,并非愿意脱下这个,乃是愿意穿上那个”(林多后书5:4)。换言之,我们宁可从这里直接搬到复活的身体里,也不要有中间的过渡时期,把我们的身体留在坟墓里。但是,只有基督从天上再来还活着的人才能有这个经历。
但是,另一方面,圣经却歌颂中间这段过渡时期,这时我们的灵魂在天上,身体却在坟墓里。这不是最终的荣耀,但确实是荣耀的。我们在圣经上读到:“我活着就是基督,我死了就有益处”(腓立比书1:21)。“有益处”!是的,暂时失去身体。从某个角度来说是“脱下”。但不是只有这样,“有益处”!为什么?因为死亡对于基督徒而言乃是回到基督那里。正如使徒保罗所说的:“我……情愿离世与基督同在,因为这是好得无比的”(腓立比书1:23)。
“好得无比”!然而还不是最好的。当身体复活、进入荣耀中,那才是最好的。但仍然是“好得无比”。我们与基督同在,会比过去更亲密,更“自在”。所以,早期的基督徒说:“我们……更愿意离开身体与主同住”(哥林多后书5:8)。我们这些相信基督的人死时,并不是不再存在了。我们并不是进入一种“灵魂的沉睡”中。我们是与基督同在,我们“回家”了。这是“好得无比的”,是“有益处”的。
这是基督受苦的最大理由之一。“他替我们死,叫我们无论醒着、睡着,都与他同活”(帖撒罗尼迦前书5:10)。身体躺在坟墓里,好像睡觉一样,但我们却与基督一同活在天上。这还不是我们最终的盼望,有一天,身体将要复活。但纵使那一天还没到,与基督同在,其宝贵仍是难以言述的。
提示: 本博文来自于 TrustInJesus 版
|
SEEKETERNAL 发布于2010-07-02 23:02:27 | 浏览[460] | 评论[0]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