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0-07-15 |
[发表评论] [写信问候] |
Re: 【一年读完圣经】7/13(4)第四章-在生命册的必为圣 |
以赛亚书第四章
受神保护的人有何特征?是富有?位高?有名?还是……
4:2-4 “耶和华发生的苗”可能是指弥赛亚,有些人认为是指犹大。其要点是,在以赛亚预告灾难的时候,有些人会受到神慈爱恩典的保护。在弥赛亚统治全地之时,神要将这些受保护的人分别为圣(参耶23:5-6;亚6:12-13)。区别他们的标志将是圣洁,而不是财富或特权。这样的圣洁发自真诚和顺从神的心以及对神全身心的奉献。邪恶不可能永远猖狂,神结束所有罪恶的时候就要到来,神的忠实信徒将与神一同掌权。──《灵修版圣经注释》
【 在 SEEKETERNAL (追求永生) 的大作中提到: 】
: 4:1在那日,七个女人必拉住一个男人,说:我们吃自己的食物,穿自己的衣服,但求
: 你许我们归你名下;求你除掉我们的羞耻。
: 4:2到那日,耶和华发生的苗必华美尊荣,地的出产必为以色列逃脱的人显为荣华茂盛。
: 4:3主以公义的灵和焚烧的灵,将锡安女子的污秽洗去,又将耶路撒冷中杀人的血除净
: 。那时,剩在锡安、留在耶路撒冷的,就是一切住耶路撒冷、在生命册上记名的,必称
: 为圣。
: 4:4见上节
: 4:5耶和华也必在锡安全山,并各会众以上,使白日有烟云,黑夜有火焰的光。因为在
: 全荣耀之上必有遮蔽。
: 4:6必有亭子,白日可以得荫避暑,也可以作为藏身之处,躲避狂风暴雨。
提示: 本博文来自于 TrustInJesus 版
|
SEEKETERNAL 发布于2010-07-15 04:27:57 | 浏览[413] | 评论[0]
|
|
|
2010-07-15 |
[发表评论] [写信问候] |
Re: 【一年读完圣经】7/13(4)第四章-在生命册的必为圣 |
以赛亚书第四章
审判后的耶路撒冷(四2-6)
这段经文是属于‘到那日’的预言,正如前文一样,但它不是一篇审判的预言,反而是平衡了二章六节至四章一节的五篇审判信息,重新回到那以耶路撒冷为中心至高盼望。不论有何事临到,锡安山上将要屹立一座新城,是由 神洁净与保护的。这就是‘忠信的城’之哀歌的结束(一24-26);也是本段经文的开端(二2-4)。在某程度上,这个最后的盼望是比前一个更坚强,因为这是在失败与屈辱之中锻练出来的。在彻底失败之后,仍然可以有照耀辉煌的盼望,才是值得我们信靠──只有在苦难与死亡之后,才有真正的复活。这个预言好像出现于耶路撒冷被摧毁之后,可能迟至主前第五或第四世纪。我们以后会看到,这段经文的语言与形像更加像是属于奇特非凡的犹太启示文学,像约珥书、但以理书。但是,正如阿摩司书的愉快结局,及本卷书后文(四十至五十五章),辉煌的宣告拯救,四章二至六节是卓越地说明了悲剧如何可以转化为盼望。甚至最严重的灾难,也是 神的计划之一部分,因此当灾难过去,我们就可期望 神为我们创造一个新世界来居住。没有了上文那种恐怖无望的审判预言,结束的拯救预言便显得有点随便与不可信。
整个预言的每个字都带有浓厚的联想:‘耶和华发生的苗’,暗示弥赛亚,在耶利米书廿三章五节至卅三章十五节中,称作‘苗’(或‘苗裔’)。以赛亚书十一章一节也有相似的话:
‘从耶西的本必发一条,
从他根生的枝子必结果实。’
事实上真正所用的字(tsemah)并没有在十一章一节出现,而它可能带有一般的‘草木、植物’的意义。耶和华会使万物重新生长:大自然会重获生机,这些熟悉的意象可见于诗篇(诗一○四14;一四七8),和以赛亚书中论到沙漠好像玫瑰开花(例卅五1-2;四十一18-19;五十一3)的经文中。还有值得留意的第三层意思,在数篇伟大的以赛亚神谕中,不单是植物与树木才从地里长出来,而且‘救思’与‘公义’也是:
‘诸天哪,自上而滴,穹苍降下公义,
地面开裂,产出救恩,使公义一同发生,
这都是我耶和华所造的。’(四十五8;参六十一11)
现在这篇预言的背景,呈现了一种深邃的含意。在作者的心中,农作物的复生指向了得胜与宗教上的更新,这点可以在跟着几节所用的字看得出,如尊荣,称为圣、生命册、公义的灵,创造。这些字不像只用在植物上。可能流奶与蜜之地的景象包含了三方面的振兴:得胜与属灵的更新;华美的植物;以及一种领导百姓的新大卫式的弥赛亚。
当然的‘以色列逃脱的人’不会是单独在‘像所多玛、蛾摩拉’的荒芜地带(一9)。他们将有值得感到骄傲之处。可能这些于生还者的话是出自主前第五世纪,当尼希不断奋斗重建圣城,‘余民’的困境是常见的主题,请参考以斯拉记九章以斯拉的祷告。当时他们软弱无助,而现在的预言所表达重建自尊、尊严,圣洁与圣保守的盼望,与当时的情况十分相称。
‘生命册上记名的’明显地是有关城市计划的观念,居民的名字被登记下来,以便征税和其他的义务与特权。在本段经文,‘生命’这个字(新英译本作‘登记在生命册’),为这种注册的比喻加添了多一层的意义,我们从后期的启示文学作品,如启示录五至八章,便可常常见到那些敬畏 神,守祂诫命的人,他们的名字会被记录在‘生命册’上;而那些恶人的名字却会被涂抹。这样的例子很多,最早的可能是出埃及记卅二章卅二节,摩西求 神赦罪‘不然,求你从你所写的册上涂抹我的名’。还有许多其他的例子(参但十二1;玛卅三16;路十20)。今天在犹太人的新年贺咭的惯用辞之一为:愿你的名被记在生命册上’这无疑是指着新年之后十天的赎罪日而说的。
耶路撒冷和她的公民必为‘圣’,这是在审判之后,她将被重建的一幅重要情景。以赛亚传统中,道德与圣洁的相关性是最重要的主旨(motif)之一,这可追溯到第一章的洁净他们的罪,和第六章先知不洁的嘴唇被红炭火所洁净。还有‘锡安女子的污秽’是代表整个城市的腐败,而不是别指那些妇女,因为没有一处经文是说到她们不道德的生活;而耶路撒冷中间的血渍,也不再是单指玛拿西王的暴行(王下廿一16)而是包含 神整体子民的罪孽与过犯。
‘公义的灵和焚烧的灵’是 神干豫的媒介,在此处,使百姓得以洁净,这意象毫无疑问是代表了大审判的日子,请参照以赛亚书六十六章十五至十六节:
‘看哪,耶和华必在火中降临,
他的车辇像旋风,
以烈怒施行报应,
以火焰施行责罚。
因为耶和华在一切有血气的人身上,
必以火与刀施行审判。’
最后洁净的过程将会是十分痛苦:‘公义的灵’可比作出埃及记十二章那位灭命的天使,巡行全地,击杀埃及所有头生的;‘焚烧的灵’可解作一陈炽热的风,刮过地面,刺痛皮肉,永远除掉秃疮与缺陷。
整个过程达到一个新的创造:‘耶和华必(创造)……’(5节)。诗篇五十一篇也有相似的观念,论及赦免罪恶深重的人:
‘求你用牛膝洁净我,我就干净;
求你洗涤我,我就比雪更白……
神阿,求你为我造清洁的心,
使我里面重新有正直的灵。’
这也是一次‘重新出埃及’:日间有云柱,晚间有火柱引导,百姓可以再次好像在旷野时期一样,获得 神的同在(出十三21以下)。‘全山’,与‘会众’(5节)是两个颇难解的字眼,第一个可能就是指‘在锡安山所有建筑之上’(参新英译本);第二个词使人想起一章十三节。在新耶路撒冷会有新的礼仪,每个人都可参与,而一章十三节所说的那种导致 神憎恶的假冒为善的态度至终会被除掉。结果, 神与祂子民的融合就被描写为‘荣耀’,好像新郎与新妇一般,耶路撒冷与她的 神在新婚的‘天盖’下欢乐(参六十二5,译注:和合本的‘遮蔽’)。‘可以得荫……’使这天盖有一种不同的和更实际功用。另外我们只需改动原来希伯来文的一个字母,(有古代希腊圣经译本支持这点)便可以使 神作为主词,这节经文提升至诗篇一二一篇五至六节的境界:‘保护你的是耶和华,耶和华在你右边荫庇你。白日太阳必不伤你,夜间月亮必不害你。’耶路撒冷因她亲爱丈夫的饶恕与保护,脱离一切灾祸与危险,成了这段辉煌拯救信息的动人高峰。――《每日研经丛书》
【 在 SEEKETERNAL (追求永生) 的大作中提到: 】
: 4:1在那日,七个女人必拉住一个男人,说:我们吃自己的食物,穿自己的衣服,但求
: 你许我们归你名下;求你除掉我们的羞耻。
: 4:2到那日,耶和华发生的苗必华美尊荣,地的出产必为以色列逃脱的人显为荣华茂盛。
: 4:3主以公义的灵和焚烧的灵,将锡安女子的污秽洗去,又将耶路撒冷中杀人的血除净
: 。那时,剩在锡安、留在耶路撒冷的,就是一切住耶路撒冷、在生命册上记名的,必称
: 为圣。
: 4:4见上节
: 4:5耶和华也必在锡安全山,并各会众以上,使白日有烟云,黑夜有火焰的光。因为在
: 全荣耀之上必有遮蔽。
: 4:6必有亭子,白日可以得荫避暑,也可以作为藏身之处,躲避狂风暴雨。
提示: 本博文来自于 TrustInJesus 版
|
SEEKETERNAL 发布于2010-07-15 04:27:10 | 浏览[375] | 评论[0]
|
|
|
2010-07-15 |
[发表评论] [写信问候] |
【一年读完圣经】7/13(4)第四章-在生命册的必为圣 |
4:1在那日,七个女人必拉住一个男人,说:我们吃自己的食物,穿自己的衣服,但求你许我们归你名下;求你除掉我们的羞耻。
4:2到那日,耶和华发生的苗必华美尊荣,地的出产必为以色列逃脱的人显为荣华茂盛。
4:3主以公义的灵和焚烧的灵,将锡安女子的污秽洗去,又将耶路撒冷中杀人的血除净。那时,剩在锡安、留在耶路撒冷的,就是一切住耶路撒冷、在生命册上记名的,必称为圣。
4:4见上节
4:5耶和华也必在锡安全山,并各会众以上,使白日有烟云,黑夜有火焰的光。因为在全荣耀之上必有遮蔽。
4:6必有亭子,白日可以得荫避暑,也可以作为藏身之处,躲避狂风暴雨。
提示: 本博文来自于 TrustInJesus 版
|
SEEKETERNAL 发布于2010-07-15 04:26:20 | 浏览[477] | 评论[0]
|
|
|
2010-07-15 |
[发表评论] [写信问候] |
Re: 【一年读完圣经】7/13(3)第三章-神的末日审判 |
以赛亚书第三章
以色列人所依仗的,都是瞬间会失去的,我和他们又有何不同?
3:1-3 耶路撒冷被围,百姓的领袖们遇难。这悲惨的画面很快就成现实。就像神所警告的那样,不顺服带给人的,一定是流血冲突和极大的破坏(参申28章)。
神禁止以色列人占卜、行邪术,但这里……
3:2 以赛亚把算命的人(占卜者)放在名单中,并不是原谅他们。他是在告诉人们,整个民族在罪中陷了多深(参2:6的解释)。
孩童、婴孩……官长是甚么意思?
3:4-9 这几节所描述的,是一个国家失去领袖时所发生的惨况。
世人标榜的成功之途,不一定是正直清白的,我恐怕我……
3:9-11 人们为他们的罪恶感到骄傲,并公开炫耀,不知其实罪使人自我毁灭。在今天的世界里,罪恶的生活常常被认为富有魔力,激动人心且充满了智慧。但不论社会上怎么看它,罪就是罪。而且从长远来看,罪将使我们落到悲惨境地并导致毁灭。神警告人犯罪要受伤害,是在努力保护我们。那些因罪而骄傲的人,受到神的惩罚乃罪有应得。如果拒绝神的生命之道(参诗1),惟一的道路便是灭亡。
不但有令人不安的信息,也有令人鼓舞的信息,关键在于……
3:10-11 在这令人沮丧的信息中,神也给了人希望:公正的人终将受到神的奖赏,恶人终将受到神的惩罚。当我们在顺从神和祂的计划上举棋不定时,看见恶人得势确会令人灰心。但我们要紧抓住神的真理,鼓起勇气!神要奖励那些对祂忠心到底的人。
在上的腐败,就拿他们没办法?
3:14 长老和领袖的责任是帮助人们,可是他们却向穷人行窃。因此,以赛亚说他们要第一个受到惩罚。领袖一定要负责任,如果我们是领袖,我们就必须根据神的公义来领导众人。我们若腐败,又有人学了我们的榜样,那神的愤怒定会临到我们。
我们总说神是公义的,那么……
3:14 为甚么公义在圣经中这么重要呢?(1)公义是神本性的一部分,是神掌管宇宙的方式。(2)是每个人的愿望,就连我们这些罪人也都在为自己讨公道。(3)当政府和教会领袖不公正时,穷人和没权力的人一定受苦。他们也就不再敬拜神。(4)神把穷人看得很高,他们最可能转向神求帮助和安慰。不公义会打击神的儿女。当我们无法帮助穷人的时候,我们实际上是加入了剥削者的行列。我们追随一位公义的神,所以我们就必须高举公义。
爱打扮是不是错?应当如何掌握圣经有关教导的原则?
3:16-26 犹大妇女对衣服和珠宝的看重超过了对神的重视。为了引人注意,得到赞许和羡慕,她们精心打扮自己。但她们忽略了生活的真正意义。她们不顾周围人受的压迫(3:14-15),只顾自己,以自我为中心。然而,不顾神百姓的人最后甚么也得不到。这些经节并不是在指控那些服装和珠宝,而是审判那些生活奢侈、对有需要的人视而不见的人。当神赐金钱或地位祝福我们时,不要炫耀。要用我们所有的去帮助他人而不是夸示自己。──《灵修版圣经注释》
【 在 SEEKETERNAL (追求永生) 的大作中提到: 】
: 3:1主―万军之耶和华从耶路撒冷和犹大,除掉众人所倚靠的,所仗赖的,就是所倚靠
: 的粮,所仗赖的水;
: 3:2除掉勇士和战士,审判官和先知,占卜的和长老,
: 3:3五十夫长和尊贵人,谋士和有巧艺的,以及妙行法术的。
: 3:4主说:我必使孩童作他们的首领,使婴孩辖管他们。
: 3:5百姓要彼此欺压;各人受邻舍的欺压。少年人必侮慢老年人;卑贱人必侮慢尊贵人。
: 3:6人在父家拉住弟兄,说:你有衣服,可以作我们的官长。这败落的事归在你手下吧!
: 3:7那时,他必扬声说:我不作医治你们的人;因我家中没有粮食,也没有衣服,你们
: 不可立我作百姓的官长。
: 3:8耶路撒冷败落,犹大倾倒;因为他们的舌头和行为与耶和华反对,惹了他荣光的眼
: ...................
提示: 本博文来自于 TrustInJesus 版
|
SEEKETERNAL 发布于2010-07-15 04:23:39 | 浏览[387] | 评论[0]
|
|
|
2010-07-15 |
[发表评论] [写信问候] |
Re: 【一年读完圣经】7/13(3)第三章-神的末日审判 |
以赛亚书第三章
颠倒的社会(Ⅰ)(三1-15)
在这系列中的第三与第四篇预言从人的普遍困境,转向耶路撒冷的特殊景况。作者以饥荒为背景来描述城市中的无政府主义,和法律秩序崩溃的情况(1节),而本段清楚指明这城市之所以招致审判,是因着他们领袖的罪行与邪恶(13-15节),正如第一章为‘忠信之城’的哀歌,这些诗都强调社会的颠倒状态就是傲慢、贪婪、不义与邪恶的横行。而要除净这些罪恶,复原‘公义之城,忠信之邑’(一26),免被定罪,要延至第四章。
第一节原来是描写无政府状态的肆虐:‘所倚靠的、所仗赖的’(译注:思高译本作‘支柱和依靠’)就是‘国家的支柱’,权柄与安定的来源;亦是第二、三节所列述的领袖,如果除掉他们,社会就会崩溃。亚述的政策是从被征服的领土上除掉军事与政治领袖,就是为此目的。可能先知以赛亚与他那时代的人曾目睹北国以色列如何被入侵,最终在主前七二二年撒玛利亚被彻底攻陷,对这首诗所反映的情形都十分熟悉。但这段经文本身却对‘支柱与倚靠’有不同的解释:根据第一节最后的话,这是指粮与水,因此这是指向围城的情景,并且更可能是指向像主前七○一年,在以赛亚末年所发生(赛卅六至卅七章),整个耶路撒冷居民都知晓的围城惨况。很多人都认为这些话是后来加上,极可能是涉及像耶路撒冷在主前五八八至五八六年(王下廿五章)所载,教人胆战心惊的攻围战。虽然耶路撒冷译本将此句括在括号内,而新英译本则连这句话也没有,但我们并非不可以按其表面意义来阐释本节,一方面我们可想象一幅无政府与饥荒的图昼,另一方面将此看为先知语句上的修辞,而不是古代历史的记载。
那些‘国家支柱’的名单并无甚特别的次序,可能是蓄意藉此反映出社会的无序。军事、政治与宗教领袖与官员都混在一起,好像无人确知名人在社会上的角色一般。另外本节亦出奇地遗漏了祭司。以西结书有一个有趣的与此平行的较为合理的名单(结七26-27)。何西阿书三章四节是另一个例子。但另一方面,在对将来更充满希望的异象中,有一位能够承担众多职事的将要来到:‘他名称为奇妙、策士、全能的 神……和平的君’(九6),而审判官与谋士将再次复原,‘像起先一般’(一26)。但本段却是一幅无政府与无助的景象,人民争相逃跑,寻求倚靠,就是他们可仗赖的人或物。至于军队,从英勇的将军(‘勇士’)到低级士官(‘五十夫长’)都没有从战场归回;人不可信赖审判官来维持公义与和平;没有智慧的政治家(‘谋士’);长老与尊贵人的权柄必被少年人侮慢(5节)。甚至先知、占卜的、说预言的与行法术的,他们的伎俩与魔力也都无计可施。最后那种惊惧与迷信的人都向这些人求教,但却得不到帮助。
在古以色列及其他地方的智慧文学中,社会的颠倒混乱是常见的主题。传道者便是好例子之一:
‘邦国阿,你的王若是孩童,
你的群臣早晨宴乐,你就有祸了。’(传十16)
约伯悲哀地提出一个对比,在以前,当时‘人听见我而仰望,静默等候我的指教’(伯廿九21),但现在:
‘但如今比我年少的人戏笑我……’(三十1)
约伯就像第五节那些被少年人侮慢的老年长官,他不能明白为何这些遭遇会临到他身上。但以赛亚却没有弄错,这些耶路撒冷的老年长官,以及其他的‘国家支柱’是该受这样的报应。
颠倒的社会(Ⅱ)(三1-15)(续)
第6与七节的情景引起了一、两个有趣的问题,有些是较为容易解答的。是否因着当时的世代艰难与危险,以致人要留在家里(‘人在父家’),只能够枉费心机地委派一些新领袖?‘衣服’一词应译作‘外衣’较好(译注:参现代中文译本与思高译本,吕氏译本作‘外披’),这在当时不太多人拥有财富的社会中,外衣是财富与权力的象征。有人提出对‘父家’的一个较为创新的见解,虽然这不一定易于接受,他们认为此字是指祖先的家族,而在贵族统治中的一员向另一人提出他‘可以作我们的官长’,企图藉此设立另一个更替的政府。‘官长’此字明显地没有出现于第二、三节的名单中,也没有出现在记载大卫王朝官员的经文中,因此有人认为此字并不是指普通的君王或官长,而是一位像‘独裁者’的临时措施。这幕的结束十分薄弱,那人在这计划中的政变,竟否认他比全城的人有任何优越之处,而拒绝了向他提出的职位。他说不作‘医治的人’,就是可以包扎民族创伤的人,而他所缺少的外衣就是医生的制服。无论如何,这幕是以图像的手法来结束对当时无政府状态的描述,四章一节是另一个同样手法的例子,阿摩司书五章十九节亦是一例。
‘耶路撒冷败落’或‘倾倒’(8节),是运用了第六节的‘败落的事’,作为一种警句,连接起了两个预言。第二个信息的语调比第一个更加富有批判与道德的气味,并且提出了为何耶路撒冷沦落到如此地步的原因:‘因为他们的舌头和行为,与耶和华反对’。‘蔑视他荣耀的同在’是十分陌生的句子,新英译本作‘厌恶他荣耀眼目的一瞥’,这译法较为接近希伯来原文。然而,其意思却十分清晰,而且可解为‘在耶和华眼前蒙恩’(例创六8;箴三4)的反面。就好像他们故意拒绝一位仁慈君王的善意与保护。
这篇诗其余的部分列举出百姓的罪,并且预先警告他们无可避免的后果。首先是在审讯的情景中,把被告的罪证一一陈述,然后法官‘站着审判众民’(13节)。‘偏心不正’是名单上的首项罪行(9节)。这是指向犹大领袖对待穷人的方式(12,14-15节),并与申命记律法相似:‘不可屈枉正直……你要追求至公、至义,好叫你存活,承受耶和华你 神所赐你的地。’(申十六19-20)。其他的和前面的段落表达的要点相同,意思是‘厚颜无耻’或者‘不知害羞’,蔑视 神就像所多玛的人一样。新英语圣经译作‘瞧他们的嘴脸’、‘他们有祸了’(11节)意思是破坏前一节所描写的社会是由于犯罪的行为。
正如许多以赛亚书的道德教训,第十、十一节也运用了智慧文学的术语:义人必蒙福,恶人必遭报。虽然明显地整个犹大国都因其领袖犯罪而受苦,义人因着恶人而遭祸,但事实却丝毫不影响这句果敢而充满信心的话,至终肯定公义是存于 神的世界。即使在最黑暗的危机中,我们仍要告诉义人不要放弃希望,因为他们至终会获得报偿,不论是用甚么方式,他们也要告诉恶人,他们不能逃避自己行为所引致的必然结果。接着的一节便两次充满感情地说及‘我的百姓’,并且还声明他们不需为自己身处于那种颠倒的世界负责。他们的领袖好像孩童一般地不成熟与反复,又像妇女一样地软弱与无助,这是我们先前讨论过的情景的另一个例子。不过到了今天,当英国的君主与首相都是女性(译注:本书写作时英国的君主是伊利沙伯二世,首相为戴卓尔夫人),我们只能评注说:自从这些诗句写成之后,传统习俗经历了多么大的转变。
有些古旧的译本可能受了当时经济情况的影响,便在十二节描绘了一幅十分不同的情景,新英译本作:‘放债者剥削我的百姓,放高利贷的人管辖他们。’
这一连串四篇豫都是以‘因为’(希伯来文ki,二6-三15)作开始,而第十三至十五节的审判情景正好带来了一个戏剧性的结论。先知看见了一幅‘天庭’(heavenly court)的情景,在那里凡人都要面对自己的罪,诗篇八十二篇是十分相似的例子:
‘ 神站在有权力者的会中,
在诸神中行审判……’(1节)
第十三节实际是指 神站着审判‘众民’,而不是如标准修订本译作‘他的百姓’(编按:中文和合本正是这样译法),因此就把此段经文设置在宇宙性的处境下,正如诗篇八十二篇的结语:
‘ 神阿,求你起来,审判世界,
因为你要得万邦为业。’
犹大的‘长老与首领’与世界其他国家的首领一同站在被告栏内。同样地贪婪与不义,他们并不胜于那些外邦的邻居;他们对耶和华的葡萄园,就是犹大(五1-7),所造成的破坏,是一样地无可饶恕。他们可否为自己这样对待穷人而辩护?人与‘全地的审判官’之间的直接对质,是旧约预言常见主题,是关于人类最终的社会与道德的责任。无论这情景是发生于今世或未来的审判日子,这种宗教经验却是十分认真与教人震慓。用另一位主前第八世纪先知论‘天庭’情景的话来说:
‘耶和华向这城呼叫……
我若用不公道的天平
和囊中诡诈的法码,
岂可算为清洁呢。’(弥六9-10)
‘锡安女子’的命运(三16-四1)
在二章六节至四章一节的一连串审判的预言之后,我们现在来到第五与最后的预言,先知把严厉的责骂的语言转向耶路撒冷的妇女。我们有两个合理的理由,来说明这不单是攻击那些‘可恶的女性集团’,而是针对整个耶路撒冷富有而骄傲的领袖,所发出一连串责备的高峰。在一方,我们没有看见‘锡安的女子’有任何特别的罪行,以致先知要特别斥责她们,就好像在先前信息中的对象一样。她们受责备只是因为‘狂傲’。卖弄风情,衣着时髦、化妆浓艳本身并不是罪行,除了对一些心胸极之狭窄的顽固之外,我们没有理由相信以赛亚会是一个这样的人。事实上,他曾在别处将新耶路撒冷比作‘新妇佩戴妆饰’(六十一10),‘穿上华美的衣服’(五十二1)。在另一方面,我们无须过分想象也可看出这段经文是篇十分卓越的先知讲述,描绘即将临到耶路撒冷不能言谕的恐怖。而妇女在战争时期的悲惨遭遇,往往是常见的主题,今人心碎的图画,藉此阐明整个的灾难。首先,妇女象征社会的财富与物质的享受。一个城市越富有,便越能有一些像十八至廿三节所列举的昂贵奢侈的物品名单。其次,妇女代表了弱者,只要一点命运的改变,就能够使她从惹人喜爱的美丽、自信与尊严,顷刻降至贫穷、羞辱与伤恸;就如疾病、强暴与丧偶的结果。妇女由于战争所受的苦,可能比男更剧烈。因此这段经文便引进了这番最后、感人的形像来作总结。或用较早一章的话来说:‘可叹忠信的城,变为妓女’直至四十九章丧亲的‘锡安女子’才得着振兴,她的儿子得以归还(14-18节),骄傲的耶路撒冷,穿着华丽,却可能在片刻之间变成废墟,薄纱的衣饰与面纱不能保护她免除该受的审判。
有四个短句结合在这丰富的预言中,其中两句为诗体,或许可追溯至这位八世纪先知本身(16-17;24-26节);另外两句为散文体,都是包含了‘到那日’这句式(18-23节;四1),来自不同的根源。‘耶和华说’引进了第一篇严厉的预言;并且藉此强调这是二章六节至四章一节所累积的主题的高潮。在其他经文中,高大的‘锡安女子’可能会引来赞赏评语,更不要说那些口哨声;但现在她们狂傲的态度、任性的眼光与及轻佻的行径,却成了可怖悲剧的前奏。在以赛亚传统中,‘锡安’常用来代表耶路撒冷,这里可能是指耶路撒冷的繁盛区域,就是圣殿、富人住宅,高级商店的所在区域。十八至廿三节读来也有点儿像店主人的货品清单。
十七节描写了这些高傲女子的命运:她们会受一些致命的疾病侵袭,并要赤身露体。译作‘下体’的这个词在希伯来文圣经中只出现在此处,虽然此字常见于圣经以后及现代的希伯来文中。有些较为欠缺想象力的说法,包括在经文本身作出一些改动,武加大译本(Vulgate)便是一例,它将前半节改译为:‘从其前额除去头发’(参新英译本,译注:吕氏译本作‘永恒主必使她们露现前额’)。‘秃疮’不单指形貌变态,并且也代表了不洁与隔绝,因为这是祭司条例里(利十三至十四章),其中一种需治理的征候。而这两种苦楚,就是皮肤病与赤身露体的痛苦,最教人惊奇之处,是二者皆是来自 神。我们可能很难接受这种受苦的观念,但这却是先知用来突出耶路撒冷在道德上的罪恶深重。还有,如果耶路撒冷城的富裕、不义与高傲的居民,真的在灾难中结束,先知的话就被证实。在以赛亚整个生平中,他曾多次目睹这样的危机,不论是发生于邻近的城市或就在耶路撒冷。
十八节是有注释的作用,替十六节‘锡安的女子’加上了许多的细节,其中共列出了不下于二十一种的珠宝与衣饰。首先‘脚钏’,它其实是源用了十六节的‘玎珰’。这张表的第一部分主要包括了珠宝与化妆品(18-21节);而第二部分主要是一些衣服(22-23节);但除此之外,就未见有任何排列上明显的格式。这里提到的很多对象的例子,曾在近东的古墓宝藏中发现,例如埃及图腾加玛(Tutankhamen)以及在现代阿拉伯部落的妇女古物中。而这些对象的图片,都可以在一些有关旧约时代的标准参考书中找到。‘月牙圈’是一些新月状的金属饰物,间中由骆驼与妇女穿戴(士八21,26)。而其外国的来源,不论是否与魔术或异教关连,都加添了耶路撒冷外来侈奢的景象。二十节的‘香盒’,不一定是装着香料,这字可能指一些十分特别的个人对象,所以新英译本作‘小饰盒’(Iockets),就是装着一些个人记念品的小匣子,不过我们却找不到古代的例证。‘符囊’当然是指一些迷信的小玩意。大多数这里所提及的,都是一些特别优质与华丽的衣饰,有些是供祭司与君王穿着。撒迦利亚书三章四至五节用了与本段经文相反的图画来阐明此点,蒙羞的祭司脱去他污秽的衣服,穿上华美的衣饰。
第廿四节就好像上文的‘到那日’,带有说明的作用,用以对十七节中的疾病与坠落加以描述。那些妇女的香气与美服会被除去,并备受疾病缠扰,这次不只是秃疮,根本就是光秃,她们陷入可羞的贫困中。然后这情景变得较为具体,这些女人在战争中失去了她们的丈夫,坐在荒凉的城门旁,被蹂躏得净光(新英译本作‘脱光’),以及孤独凄凉。缅怀往事,耶利米哀歌里的一幅动人图画,说到城门为她们失去的英雄而哀哭;这些城门一度经常聚集了许多人群,彼此亘通讯息,为实施公义的场所,但现在这些都通通失掉。
‘先前满有人民的城,现在何竟独坐;
先前在列国中为大的,现在竟如寡妇。’(哀一1)
这段丰富经文的最后一帧情景是再回到妇女的身上,她们正极力地寻求男性的保护。她们愿意放弃食物与衣着的权利。只要有人愿意娶了她们,而这些都是记载于律法中(出廿一10)。寡妇的窘境是旧约中,那些人道主义的律例与教训所常见的主题(出廿二22-24;申廿七19);路得的故事又是一例。那些妇女所代表的耶路撒冷现已变成寡妇,也是妓女(一21)。这最后悲哀的一节把我们带至耶路撒冷前途的最低潮,而亦在此点,她才找着希望。――《每日研经丛书》
【 在 SEEKETERNAL (追求永生) 的大作中提到: 】
: 3:1主―万军之耶和华从耶路撒冷和犹大,除掉众人所倚靠的,所仗赖的,就是所倚靠
: 的粮,所仗赖的水;
: 3:2除掉勇士和战士,审判官和先知,占卜的和长老,
: 3:3五十夫长和尊贵人,谋士和有巧艺的,以及妙行法术的。
: 3:4主说:我必使孩童作他们的首领,使婴孩辖管他们。
: 3:5百姓要彼此欺压;各人受邻舍的欺压。少年人必侮慢老年人;卑贱人必侮慢尊贵人。
: 3:6人在父家拉住弟兄,说:你有衣服,可以作我们的官长。这败落的事归在你手下吧!
: 3:7那时,他必扬声说:我不作医治你们的人;因我家中没有粮食,也没有衣服,你们
: 不可立我作百姓的官长。
: 3:8耶路撒冷败落,犹大倾倒;因为他们的舌头和行为与耶和华反对,惹了他荣光的眼
: ...................
提示: 本博文来自于 TrustInJesus 版
|
SEEKETERNAL 发布于2010-07-15 04:22:55 | 浏览[397] | 评论[0]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