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0-07-23 |
[发表评论] [写信问候] |
Re: 【一年读完圣经】7/22(3)《以赛亚》33-求救的祈祷 |
以赛亚书第卅三章
毁灭者(卅三1-12)
第卅三章具有一种神秘、戏剧化的特质,可以与一些诗篇(例诗四十六,八十二)及启示文学(例珥,赛廿四)互作比较。此处的奥秘是关乎谁是不同段落的讲者(卅三1,2-6,7-9,17-24),以及谁是那‘毁灭人的’(1节)、‘豪杰’、‘求和的使臣’(7节),并在戏剧中的其他角色。本章的位置亦是一种鲜明的分隔:第卅二章新时代的异象包含了终结性的语调,而第卅四至卅五章则开了通往‘巴比伦章节’(第四十至五十五章)的路。正如约伯记第廿八章,此章位于以赛亚书正中位置的经文亦具有古典戏剧中合唱部分的元素,以一些在整个以赛亚式传统中最原创与刺激的意象(imagery),来为本书余下的部分作出总结与评论。从许多方面来说,这都是全书的关键章段。
在希伯来文中,第一节略似某种咒语。其开首的惊叫语‘祸哉!’(连带与第五章的‘祸哉’语信息一起来讨论)以及其四句短句,开首均是押韵(shoded...shadud...boged...bagedu),这是不能以另一种语言完全表达清楚的,而这亦是指向某种宗教礼仪上的颂唱。
以现在的处境来看,例如在卅一章八至九节之后,与第卅六至卅七章之前,‘毁灭者’很自然地被解释为亚述人或他们的君王。但在其可怕的相同例子‘论海旁旷野的默示’(廿一2)中,这却可以是指向历史之外的超自然执政与掌权的势力,而一些线索亦显示本章稍后部分可能含有此意(7-8节)。
接着第一节咒语之后的便是祷告(2-9节),其开首‘耶和华啊,求你施恩于我们,我们等候你’很像某些诗篇(例四十六,五十一,五十六,八十六)。留心在此‘救恩’(希伯来文yeshu'ah)一词,如何与‘膀臂’连在一起,相对于其颇为抽象的对译词‘救恩’(Salvation),显明此词是如何的生动有力与具体。
‘早晨’的时刻,是表示当黑暗飞逝(例伯卅八12-15),新盼望如曙光初露(例诗四十六5,新英译本作‘日破之时’,标准修订本作‘刚天亮’;五十九16)。这亦是先知得默示的时刻(赛五十4;结十二8)。
以赛亚书第卅三章的三至六节是对 神有能力胜过罪恶的信心认信,与诗篇九十三篇四节之类的经文互相呼应:
耶和华在高处大有能力,
胜过诸水的响声,洋海的大浪。
‘尊崇’(5节)一词教人想起建在岩石上的山寨(例诗十八2)。第三节的‘响声’(或声音)表示神明显现,或 神显现的雷声(出十九;摩一2;赛十七12-13)。 神藉此向那些不法之徒施行其权柄,并且建立公义与救恩,伴随着稳定、智慧与对耶和华的敬畏(十一1-3;箴一7,九10)。‘救恩’在此节的希伯来文是众数,即‘ 神介入的许多行动’(正如廿六18;标准修订本作‘释放’)。此种用语是来自‘皇室诗篇’(例诗二,十八,四十七,一一○,一三二)与先知书(例赛十一,卅二),这些均与锡安的福祉有密切关系。
这些威胁锡安稳定的不法因素,‘众民……列国’,正如第一节的‘毁灭人的’一样,毫无疑问包括了亚述的军队。但亦是远超乎此的象征,正如许多诗歌清楚表明:
外邦喧嚷,列国动摇,
神发声,地便镕化。(诗四十六6)
以赛亚书十七章十二至十四节亦是另一个明显的例子。同样这亦可应用到以赛亚书卅三章四节‘毛虫’(或‘蚂蚱’,新英译本),以及约珥书一章四节的‘蝗虫’。此处的希伯来文在理解上有些困难,但其意象的要点却是清楚的。
本诗第二段(7-9节)回到开首(2节)提及的危机:‘地上悲哀衰残’(9节)。同样地,此处所想及的景象可以是敌人的占领(例一7-8,七17-25,卅六1),但这却无法解释第七至八节中所指的‘豪杰’是谁,及甚么是‘盟约’与‘证言’(译注:参吕振中译本)。‘豪杰’是传统的翻译(标准修订本,新英译本),此字的希伯来文(er'elim)像谜般难明。其他的翻译则是根据‘亚利伊勒’(廿九1),作‘耶路撒冷人’或甚至‘ 神的狮子’,此为犹大的徽号,模糊地出现于另一处难解的经文(廿一8,参该节的释义──毁灭的异象毀滅的異象(廿一1-10)})。犹太的解经家将此说成‘死亡的使者’,与‘求和的使臣’相对称。译作‘使臣’(标准修订本)或‘那些差往求和的’(新英译本)一词,乃希伯来文标准译为‘天使’的词语。如果我们在此接纳校勘卅三章八节的字为‘证言’,其原来的意思为‘保护者、守望者’(即‘守护天使’),那此段经文的超自然层面的意义就很明显。这里的争战不是与血肉相争,而是与天空天军的成员,‘ 神的儿子们’(例创六2;伯一6,二1)相争。这可能是我们得以瞥见从启示文学中(例但十至十二章;启十七至二十章)较为熟悉的永恒真象,这亦早已见于一些较早的经文,如以赛亚书廿四章。诗篇八十二篇是较诸其他的经文更能提供此种思想方式与古以色列礼仪之间的关系;以赛亚书卅三章是另一个例子。
在其他地方,利巴嫩、沙仑与迦密,因着 神的介入拯救而欢欣(例卅五1-4)。但在此我们看见大地在胜利前的图画,当天军仍受着‘毁灭者’的控制;而挪亚之约(创九8-17)与列祖之约(创十五;十七1-8)则暂时遭破坏。可能在约伯记五章偶然提及的自然之约,为这些经节的意义提供了进一步的线索:
你遇见灾害饥馑,就必嬉笑,
地上的野兽,你也不惧怕。
因为你必与田间的石头立约,
田里的野兽,也必与你和好。(伯五22-23)
第十至十二节的‘救恩神谕’(参四十一8-20的释义──不要害怕,亚伯拉罕的子孙不要害怕,亞伯拉罕的子孫(四十一8-20)})回答了第二节及下文的祷告。击败仇敌(3节的‘众民’)是视为由他们自己的罪恶所引发的战争:他们就如糠郱、碎祂或荆棘,由他们自己燃点的火焰所烧毁。‘你们的气如火’(11节)使人想起一些喷火的怪兽(像约伯记四十一19-21中的利维坦怪兽Leviathan),并非完全按字面解释,却喻示因着讥诮(诗一二三3-4)或毒计(赛五十11)而来的破坏力量。
江河宽阔之地(卅三13-24)
本戏剧现在由 神转至人,由天廷转至耶路撒冷,由‘居在高处,勃然而兴’的万王之王转至‘行事公义,说话正直’的人(15节)。本段是以诗篇十五篇与廿四篇相似的对话作开首,那些接近圣殿的人接受挑战说:
谁能登耶和华的山?谁能站在他的圣所?
就是手洁心清……(诗廿四3-4)
此情景的以赛亚式异象是十分戏剧化的:罪人与不敬虔的人要面对‘吞灭的火’与‘永火’(14节),这教人回想起以赛亚在第六章的经验,及六十六章廿四节所表达的地狱之火。义人的赏赐不只是得以进入圣殿那么简单(‘他必居高处……’卅三16);而第十七至廿四节的荣美异象亦远超乎诗篇廿四篇八节‘荣耀的王是谁呢?’两处的祭礼背景可能相同,但此处的记载则更为丰富。
‘你们远方的人,当听……’(13节)预先揭示了随后经文不断出现的主题(例卅四,四十一,四十九,五十一章)。‘不敬虔的人’一词在圣经的希伯来文中并不罕见:我们曾于九章十七节与廿四章五节中遇见此字译为‘污秽’。
第十四节的问题似乎更像是那些面对神圣圣洁之火的人的反应,而不像是那些接近圣殿的人,正如以赛亚自己在第六章中所说:‘祸哉!我灭亡了’(六5)。虽然这里的形式是问题,但这几乎是等同于认信我们没有一个人‘能与吞灭的火同住’。
第十五节所列举的美德包括了两个正面与四个反面的例子。正面的包括了‘正义’(tsedek)与‘正直’(新英译本作‘说出真理’)。反面的是不剥削穷人、不接受贿赂、不参与设计谋害、不对别人的受苦幸灾乐祸。最后两点需要加以解释。登山宝训亦包括了相同的教训:‘你们听见有吩咐古人的话说:不可杀人……只是我告诉你们,〔即使你们想及杀人,你已违背了律法〕’(太五21-22)。‘(眼)看邪恶’(卅三15)亦可以有相同的意思,但或许将此成语解作幸灾乐祸地凝视一些不幸的事,更合乎惯用的语法(例诗廿二17,一一八7;结廿八17;弥七10)。此段与诗一○一篇的相似之处暗示了此处的礼仪是源于迎接君王作为人民代表进入圣殿之用。
第十七至廿三节人物的转移(在16节‘他必居高处’之后为‘你的眼’),可以表示说话者的转移,正如圣殿的祭司向着新加入的敬拜者(君王?)说话。在此情形下,本段经文谈及敬拜者对新耶路撒冷的异象,‘安静的居所,不挪移的帐幕’(20节),而十七节的王应为 神,正如六章五节一样。第廿一与廿二节亦支持此看法。这是‘行事公义’者(15节)能看见的,这是一种盼望的异象,用以平衡本章上半部荒凉与绝望的景象。另一选择是撇开任何宗教礼仪上的关连,视此为一首弥赛亚诗歌,正如在上一章,或九1-7与十一1-9所见。但这却仍然未能解决说话对象为谁的问题。
如果我们接受第一种的看法,那么 神在其君王的极度荣耀中,打败了虚无的权势(五十二7;诗八十九,九十三,九十五至一百篇),首先比美为‘辽阔之地’(17节),然后又与‘江河宽阔之地’相比(21节)。第十八至十九节可能受亚述侵略者的记忆影响,他们要求进贡(王下十八14-16),并且不只一次提及其恶劣的言语(例廿八11,卅六11-13)。但其整体的效果却是超越了历史的事件,正如一些锡安的诗篇极美丽的呈示(如诗四十六,四十八,一二二;参赛廿四)。
‘我们守圣节的城’(20节)是十分惊人的句子:‘城市’一词是诗意的用语,教人想起第一章‘忠信的城’(21,26节)与廿四章十节‘荒凉的城’。‘圣节’的观念,强调所有包含祭祀的敬拜都必须在耶路撒冷举行,而大多数的圣节都是与农耕年节有密切关系。故此‘我们守圣节的城’一笔过描绘了一幅持续繁荣与和平的图画。另外同样生动的意象为‘安静的居所’(或以新英译本作‘安慰之地’更佳),与‘不挪移的帐幕’,特别是我们要知道希伯来文‘帐幕’一词可以完全等同于现代‘家’的联想,而与设营完全没有多大关系:
你必知道你帐棚(新英译本作“家”)平安,
要查看你的羊圈一无所失。(伯五24,参新英译本)
以赛亚书卅三章廿一至廿三节包括了一个精细的隐喻:耶路撒冷是比喻为在 神‘江河宽阔之地’般慈爱中行驶的船。同样对 神之城相似的想法,亦可见于五十九章十九节与诗四十六章四节。不会有来自埃及(十八2)或他施(廿三14)或巴比伦的外来军舰和国家的船搅扰这平静的水域。她的帆会被‘耶和华之气’(五十九19)所充满。第廿三节是敌人肆意攻击耶路撒冷的嘲讽。但这却是柔弱的声音,早已被廿二节的确信所淹没,此节发出凯旋的欢呼,可说是那些称为‘登位诗’的以赛亚式版本:‘耶和华作王’(例诗九十三,九十五至一百篇)。
最后的经节是有关医治病人与赦免罪人,此两个过程是紧密地互相关连(卅八16-17;诗一○三3;太九2)。‘许多’(参标准修订本卅三23)一词是基于一段十分困难的希伯来原文,若稍作校订则可译作:
那时瞎子必分得许多掳物,
瘸腿的也必将掠物夺去。(参新英译本与吕振中译本)
故此节使人想起大卫攻取耶路撒冷的故事:
住那地方的耶布斯人……对大卫说,你若不赶出瞎子、瘸子,必不能进这地方。(撒下五6)
不过,在此提及瞎子与瘸子,还有说及医治病人的经节,这些可说是作为涉及善恶力量之间戏剧性斗争的一章颇为意外的结束。故此有些看法认为,不论是此处或撒下第五章,译为‘瞎子’一词应为‘守护者、守望者’(与第8节的用词一样),而‘瘸子’应译为‘保护者’。在卅一章五节译作‘保护’一词(新英译本作‘监护’)是与‘瘸子’一词有密切关连。若按此解释,耶路撒冷的‘守护天使’最终战胜了‘毁灭者’。人与自然之间的盟约被重新订立(8节),而对亚伯拉罕与其子孙的应许亦得以满足:
我已赐给你的后裔,从埃及河直到伯拉大河之地,就是基尼人、基尼洗人……耶布斯人之地。(创十五18-21)――《每日研经丛书》
【 在 SEEKETERNAL (追求永生) 的大作中提到: 】
: 33:1祸哉!你这毁灭人的,自己倒不被毁灭;行事诡诈的,人倒不以诡诈待你。你毁灭
: 罢休了,自己必被毁灭;你行完了诡诈,人必以诡诈待你。
: 33:2耶和华啊,求你施恩于我们;我们等候你。求你每早晨作我们的膀臂,遭难的时候
: 为我们的拯救。
: 33:3喧嚷的响声一发,众民奔逃;你一兴起,列国四散。
: 33:4你们所掳的必被敛尽,好象蚂蚱吃(原文是敛)尽禾稼。人要蹦在其上,好象蝗虫
: 一样。
: 33:5耶和华被尊崇,因他居在高处;他以公平公义充满锡安。
: 33:6你一生一世必得安稳―有丰盛的救恩,并智慧和知识;你以敬畏耶和华为至宝。
: 33:7看哪,他们的豪杰在外头哀号;求和的使臣痛痛哭泣。
: ...................
提示: 本博文来自于 TrustInJesus 版
|
SEEKETERNAL 发布于2010-07-23 02:28:42 | 浏览[420] | 评论[0]
|
|
|
2010-07-23 |
[发表评论] [写信问候] |
【一年读完圣经】7/22(3)《以赛亚》33-求救的祈祷 |
33:1祸哉!你这毁灭人的,自己倒不被毁灭;行事诡诈的,人倒不以诡诈待你。你毁灭罢休了,自己必被毁灭;你行完了诡诈,人必以诡诈待你。
33:2耶和华啊,求你施恩于我们;我们等候你。求你每早晨作我们的膀臂,遭难的时候为我们的拯救。
33:3喧嚷的响声一发,众民奔逃;你一兴起,列国四散。
33:4你们所掳的必被敛尽,好象蚂蚱吃(原文是敛)尽禾稼。人要蹦在其上,好象蝗虫一样。
33:5耶和华被尊崇,因他居在高处;他以公平公义充满锡安。
33:6你一生一世必得安稳―有丰盛的救恩,并智慧和知识;你以敬畏耶和华为至宝。
33:7看哪,他们的豪杰在外头哀号;求和的使臣痛痛哭泣。
33:8大路荒凉,行人止息;敌人背约,藐视城邑,不顾人民。
33:9地上悲哀衰残;利巴嫩羞愧枯乾;沙崙象旷野;巴珊和迦密的树林凋残。
33:10耶和华说:现在我要起来;我要兴起;我要勃然而兴。
33:11你们要怀的是糠秕,要生的是碎秸;你们的气就是吞灭自己的火。
33:12列邦必象已烧的石灰,象已割的荆棘在火中焚烧。
33:13你们远方的人当听我所行的;你们近处的人当承认我的大能。
33:14锡安中的罪人都惧怕;不敬虔的人被战兢抓住。我们中间谁能与吞灭的火同住?我们中间谁能与永火同住呢?
33:15行事公义、说话正直、憎恶欺压的财利、摆手不受贿赂、塞耳不听流血的话,闭眼不看邪恶事的,
33:16他必居高处;他的保障是磐石的坚垒;他的粮必不缺乏(原文是赐给);他的水必不断绝。
33:17你的眼必见王的荣美,必见辽阔之地。
33:18你的心必思想那惊吓的事,自问说:记数目的在那里呢?平贡银的在那里呢?数戍楼的在那里呢?
33:19你必不见那强暴的民,就是说话深奥,你不能明白,言语呢喃,你不能懂得的。
33:20你要看锡安―我们守圣节的城!你的眼必见耶路撒冷为安静的居所,为不挪移的帐幕,橛子永不拔出,绳索一根也不折断。
33:21在那里,耶和华必显威严与我们同在,当作江河宽阔之地;其中必没有荡桨摇橹的船来往,也没有威武的船经过。
33:22因为,耶和华是审判我们的;耶和华是给我们设律法的;耶和华是我们的王;他必拯救我们。
33:23你的绳索松开:不能栽稳桅杆,也不能扬起篷来。那时许多掳来的物被分了;瘸腿的把掠物夺去了。
33:24城内居民必不说:我病了;其中居住的百姓,罪孽都赦免了。
提示: 本博文来自于 TrustInJesus 版
|
SEEKETERNAL 发布于2010-07-23 02:28:09 | 浏览[491] | 评论[0]
|
|
|
2010-07-23 |
[发表评论] [写信问候] |
Re: 【一年读完圣经】7/22(2)《以赛亚》31-预言犹大先荒废后复兴 |
以赛亚书第卅二章
公义与平安之国(卅二1-20)
尽管本章的风格与形像殊异,但其内容与结构却是异常统一。其中包含了熟悉的以赛亚式主题──公义之君(十一1及下文),有眼不能见和有耳不能听(六9),骑傲女子的受辱(三16-41),荒凉城市(廿四10-13;廿五2),平稳与信靠(七4;廿六2-4;三十15)等等。不过亦有直接从箴言与传道书引用的智慧教训──坐高位的愚顽人(传十6-7),谎言的危险(箴十八4-8),好王的价值(例箴廿一1),‘便为有福’的格式(例箴三13;八32,34;传十17)等等。但不论本章各独立单元的来源多么殊异,它们却构成了新社会多姿多采的图画,穷人将受保护,愚顽人与吝啬人受约束,而平稳与安舒将永远取代富裕人备受抨击的自满自足的心态。
‘弥赛亚式’的预言(1-2节)并不意味着原来有位独特的‘弥赛亚’存在,例如,所罗巴伯在被掳后提出复兴国家的盼望(该二20-23;亚四章;拉三至五章)。每个时代的人民,特别是当政府的政策充满了不义与极度愚钝,这时人民便抱持这种更好世界的盼望,并将以赛亚书卅二章视为自己的异象。‘公义’(希伯来文为tsedek)包含了‘公平’的意思,但却加上‘胜利’与‘救恩’的意思(参一26的释义──忠信的城忠信的城(一21-31)})。第二节的形像常见于以赛亚书与智慧文学:自大者遭暴风袭击(例廿五4),沙漠中的小溪流(箴廿一1;伯六15-20;诗一3),大盘石的保障(例卅一9),‘疲乏’者(例廿八12;廿九8;箴廿五25,标准修订本作‘干渴’)。
第三节重提以赛亚圣殿异象中不断重复出现抗拒的主题:译为‘昏迷’(译注:英文为‘关闭’),只出现于此处及六章十节(与廿九9)。在新纪元人们将聆听 神的话而得智慧:愚顽的心将融解。用以西结书的记载:
‘我要……从他们肉体中除掉石心,赐给他们肉心,使他们顺从我的律例……’(十19-20)
在古代智慧文学的传统中,‘愚顽、急促’(4节)是‘耶和华所恨恶六样事’(箴六18;参七22-23;廿五8)之一。传道书把它与谨慎言语的劝告连上关系:‘你在 神面前不可冒失开口,也不可心急发言……所以你的言语要寡少’(传五2)。故此虽然‘结吧人’这个词在希伯来文圣经中只出现于此处,智慧文学却始终强调自制言语的重要性,例如:‘生死在舌头的权下,喜爱他的,必吃他所结的果子’(箴十八21;参十四3)。各类的有害言语都被抨击:谣言(箴十六28;十八8),在法庭说谎(十九5),搧动性讲话,甚至是私底下说的(传十20);而缄默(箴十三3),温柔言语(十五1),‘话合其时’(十五23),或相似的谈吐却一次又一次地被嘉许。在以赛亚的新纪元,智慧将充溢各处。此节译为‘通快’的罕有字词使人想起‘日光中的清热’(十八4),这是以赛亚描述 神清静,晶莹智慧的最美丽的形容。
接着的四节转述另一种典型的‘智能’主题,即社会上的颠倒现象(topsyturviness),例:
‘我见日光之下,有一件祸患,似乎出于掌权的错误,就是愚昧人立在高位,富足人坐在低位。我见过仆人骑马,王子像仆人在地上步行。’(传十5-7)
在智慧文学中,‘愚顽人’不一定指低等智力的人,这个词基本上是指未经训练;因些不断强调要前来学习。‘愚顽人’是那些不适宜统治的人(箴八5;九4),另一方面,‘高明人’同样指‘贵族、尊贵人’(例民廿一18;箴十九6),与在性格与教养上的高贵与尊荣;例‘愚顽人说美言本不相宜,何况君王说谎话呢。’(箴十七7)在理想的社会中,二者合而为一(8节)。
‘愚顽人坐高位’所造成的祸害是不需多解释。大部分以赛亚的预言都是指向犹大领袖所造成的罪恶与愚昧政策,从一至五章所说对穷人无情的剥削,到廿八至卅一章那些‘起身下埃及去求助’的短视政策。‘亵渎’(6节,英文为ungodliness,意为不敬虔──编注)是另一个智慧的术语:例如‘不虔敬的人用口败坏邻舍,义人却因知识得救。’(箴十一9)正如我们在九章十七节与十章六节中看到,这象征了人与 神的疏远。
正如在三章十六节至四章一节所示,锡安的‘安逸的妇女’(参摩四1;六1)在这些辛辣的先知预言中,象征了富裕社会的奢华,同时也象征丰裕社会的脆弱性(9-14节)。他们的恐惧与羞辱代表了整个城市的恐惧与羞辱;他们受的苦是每个家室受的苦(13节);正如他们被脱去华美衣裳与被带进羞辱的被掳生涯,同样整个宫殿的宝藏都会被抢尽,多民的城市亦要荒废(14节)。当然‘多结果的葡萄园’(12节)是指兴盛的家庭生活(诗一二八3),而‘荆棘蒺藜必长在我百姓的地上’(13节)指耶路撒冷社会的崩溃:‘万军之耶和华的葡萄园,就是以色列家:祂所喜爱的树,就是犹大人。’(赛五7)。
‘欢乐的城’──‘全地所喜悦的’(哀二15)──要被毁灭,才能变成‘公义之城’(参一21-26),因为它的欢乐是建基于自满自足。但先知却以精美细致的笔触,为古老耶路撒冷城的覆亡加添两个最后细节,使我们可以从幻灭到希望,从死亡到生命:野驴的天真快乐,象征了自由与独立(创十六12),以及羊群平安地放牧(14节)。这一幅情景的结束是另一幅的开始:因为‘我们是祂的民,也是祂草场的羊’(诗一○○3;九十五7,七十九13)
接着还再描述新纪元的一些特点(15-20节),就是被称为‘圣灵的恩赐’。首先是富庶,旷野会长出果树,像果园或葡萄园一般(希伯来文为carmel)而这些果树将出产像利巴嫩森林的木材(参廿九17;卅五1-2)。公平与公义将在此生根,而它们所生产的果子是平安、平稳与信靠、直到永远。 神的子民将在平安,喜乐与自由中,建立他们的家居。这些经节的巨大感染力都在翻译中失掉:例如九节译为‘安逸’与‘无虑’的字句中,在十五至二十节重新出现为‘信靠’、‘平安(的居所)’、‘安稳(的住处)’。‘公义’代表‘胜利、救恩’,也是公平(参上文);‘平安’包括了‘丰盛、健康、饶恕’,以及战争的消除;而‘居所’一字便使人想起一连串涉及应许之地的观念与形像(参廿八12的释义──喝醉酒的祭司与先知喝醉酒的祭司與先知(廿八1-13)})。
十九节把最后情景的效果带至高峰:当冰雹打倒树林(廿八17;三十30)和城市覆亡时──这是指荒凉的城巴比伦(廿四10),抑或是古老的耶路撒冷(13-14节)?你可以随意撒种,让牲畜牧放,不怕盗牛的或野兽。以赛亚书以槽里的牛和驴为开始,牠们认识自己的主人,胜于‘我民以色列’(一3)。
让我们祈求圣灵从上浇灌我们,愿‘我民以色列’(20节)的得救,把牛和驴从厩棚释放出来。――《每日研经丛书》
【 在 SEEKETERNAL (追求永生) 的大作中提到: 】
: 32:1看哪,必有一王凭公义行政;必有首领藉公平掌权。
: 32:2必有一人象避风所和避暴雨的隐密处,又象河流在乾旱之地,象大磐石的影子在疲
: 乏之地。
: 32:3那能看的人,眼不再昏迷;能听的人,耳必得听闻。
: 32:4冒失人的心必明白知识;结巴人的舌必说话通快。
: 32:5愚顽人不再称为高明,吝啬人不再称为大方。
: 32:6因为愚顽人必说愚顽话,心里想作罪孽,惯行亵渎的事,说错谬的话攻击耶和华,
: 使饥饿的人无食可吃,使口渴的人无水可喝。
: 32:7吝啬人所用的法子是恶的;他图谋恶计,用谎言毁灭谦卑人;穷乏人讲公理的时候
: ,他也是这样行。
: ...................
提示: 本博文来自于 TrustInJesus 版
|
SEEKETERNAL 发布于2010-07-23 02:26:19 | 浏览[354] | 评论[0]
|
|
|
2010-07-23 |
[发表评论] [写信问候] |
【一年读完圣经】7/22(2)《以赛亚》31-预言犹大先荒废后复兴 |
32:1看哪,必有一王凭公义行政;必有首领藉公平掌权。
32:2必有一人象避风所和避暴雨的隐密处,又象河流在乾旱之地,象大磐石的影子在疲乏之地。
32:3那能看的人,眼不再昏迷;能听的人,耳必得听闻。
32:4冒失人的心必明白知识;结巴人的舌必说话通快。
32:5愚顽人不再称为高明,吝啬人不再称为大方。
32:6因为愚顽人必说愚顽话,心里想作罪孽,惯行亵渎的事,说错谬的话攻击耶和华,使饥饿的人无食可吃,使口渴的人无水可喝。
32:7吝啬人所用的法子是恶的;他图谋恶计,用谎言毁灭谦卑人;穷乏人讲公理的时候,他也是这样行。
32:8高明人却谋高明事,在高明事上也必永存。
32:9安逸的妇女啊,起来听我的声音!无虑的女子啊,侧耳听我的言语!
32:10无虑的女子啊,再过一年多,必受骚扰;因为无葡萄可摘,无果子(或译:禾稼)可收。
32:11安逸的妇女啊,要战兢;无虑的女子啊,要受骚扰。脱去衣服,赤着身体,腰束麻布。
32:12他们必为美好的田地和多结果的葡萄树,搥胸哀哭。
32:13荆棘蒺藜必长在我百姓的地上,又长在欢乐的城中和一切快乐的房屋上。
32:14因为宫殿必被撇下,多民的城必被离弃;山岗望楼永为洞穴,作野驴所喜乐的,为羊群的草场。
32:15等到圣灵从上浇灌我们,旷野就变为肥田,肥田看如树林。
32:16那时,公平要居在旷野;公义要居在肥田。
32:17公义的果效必是平安;公义的效验必是平稳,直到永远。
32:18我的百姓必住在平安的居所,安稳的住处,平静的安歇所。
32:19(但要降冰雹打倒树林;城必全然拆平。)
32:20你们在各水边撒种、牧放牛驴的有福了!
提示: 本博文来自于 TrustInJesus 版
|
SEEKETERNAL 发布于2010-07-23 02:25:11 | 浏览[475] | 评论[0]
|
|
|
2010-07-23 |
[发表评论] [写信问候] |
Re: 【一年读完圣经】7/22(1)《以赛亚》31-靠神不靠埃及 |
以赛亚书第卅一章
犹大人为何只向埃及求助呢?
31:1 犹大指望其他国家提供军事帮助是错误的。(1)他们相信人而不相信神。犹大向那些远比神的力量弱得多的外邦国家寻求保护。埃及和犹大都将因他们的傲慢而覆灭。(2)他们顾及的是自己的利益而不是神的,因此他们不去向神求问。他们触犯了神在申命记17章16节中的规定。(3)他们不愿意为了指望神和为他们的罪悔改而付出代价。当我们有问题的时候,寻求帮助是好的,但我们不可将神和祂宝贵的指引放置一旁。
人成了自己所造之物的奴隶,这种异化现象极为普遍……
31:7 有一天人们将抛弃他们的偶像,认识到这些偶像全然无用,只是人造的东西。世俗的偶像如金钱、名誉或成功,都具有诱惑力,它们对我们的灵性成长没有贡献,只能夺去我们本应给予神的时间、精力和爱。开始时这些偶像似乎激动人心,但到最后我们会发现自己成了它们的奴隶。在它们夺去我们的自由之前,就需要认识到它们的危害。──《灵修版圣经注释》
【 在 SEEKETERNAL (追求永生) 的大作中提到: 】
: 31:1祸哉!那些下埃及求帮助的,是因仗赖马匹,倚靠甚多的车辆,并倚靠强壮的马兵
: ,却不仰望以色列的圣者,也不求问耶和华。
: 31:2其实,耶和华有智慧;他必降灾祸,并不反悔自己的话,却要兴起攻击那作恶之家
: ,又攻击那作孽帮助人的。
: 31:3埃及人不过是人,并不是神;他们的马不过是血肉,并不是灵。耶和华一伸手,那
: 帮助人的必绊跌,那受帮助的也必跌倒,都一同灭亡。
: 31:4耶和华对我如此说:狮子和少壮狮子获食咆哮,就是喊许多牧人来攻击他,他总不
: 因他们的声音惊惶,也不因他们的喧哗缩伏。如此,万军之耶和华也必降临在锡安山冈
: 上争战。
: 31:5雀鸟怎样搧翅覆雏,万军之耶和华也要照样保护耶路撒冷。他必保护拯救,要越门
: ...................
提示: 本博文来自于 TrustInJesus 版
|
SEEKETERNAL 发布于2010-07-23 02:22:48 | 浏览[474] | 评论[0]
|
|
|
|